秋气通于肺
中医所说的肺,不单是指肺脏,还包括了整个呼吸系统,以及能抵御外敌的免疫系统。秋天是收藏的季节,这个“收藏”包括了阳气在立秋之后往内里回收,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所以在秋天,常常表现为胃口变好但抵抗力变弱,而这也是为什么秋天比夏天更容易外感的原因。
中医有“肺气通于秋”之说,肺气在秋季最为旺盛,而肺脏娇嫩,喜润恶燥,在五脏中位居最高,又通过气管、喉、鼻与外界相通,所以很多人在秋季会出现鼻干、咽痒、哮喘等呼吸系统疾病。
在秋天的养生中,养肺是关键,而且这个养侧重在“温”和“润”。
之所以强调要“温”,是因为秋天的干燥不同与春天,春天气温逐渐升高,干燥是温燥,而秋天的温度逐渐降低,这个燥是凉燥。
所以说,秋天润燥离不开温性的药物,要避免用寒凉的药物,小心伤及逐渐变弱的阳气。这时候,用杏仁的机会就比用芦根的机会要多。
肺为娇脏,喜润而恶燥。养肺不仅要注重“温”;“润”也很重要,这个“润”,不是表浅的润肺,还要深入到脾、肾。也就是说,在润肺的同时,还要健脾补肾。
脾是后天之本,是气血津液化生之源,有脾气参与,肺气、肺阴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末。所以,秋天润肺多会用到入脾经的百合、山药。
此外,中医的肾是人体这棵大树的根,不管是补气还是滋阴,只有补到了肾,才能算补到了位。也就是说,入肾经的补阴药,才能更好的养肺,比如生地、熟地等。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