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年代的年味
目前,疫情的阴霾还没有退去,人们的心情还笼罩在阴影中,春节会“云开雾散”吗?寒冬已至,春节将临,儿时的记忆又出现在眼前。记忆中的春节总是那么温暖,充满着欢乐与期待。小时候,每到寒冬腊月,小伙伴们就会聚集在一起谈过年,掰着指头数日子,还有几天过年,整个腊月,几乎天天如此。谈话内容大都是我家过年有什么好吃的,穿什么样的新衣服,收几个红纸包,等等。现在想想也好玩,几个“傻蛋”每天炒现饭,翻来覆去就那么一点事,却不觉得烦。古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这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产物,是物质贫乏年代常见的现象。小孩盼望过年,更多的是一种期待。过年有好玩的,有好吃的,有新衣服穿,还有压岁钱,再就是正月初一到初三,棍棒不上身,不挨打不挨骂,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特别自由自在。所以,诱惑力大。
1960年代初,我家里穷,过年好吃的东西不多,但和左邻右舍的孩子一样,同样对过年充满着期待。几十年过去了,儿童时期关于过年的几件趣事仍记忆犹新,一直忘不了。
首先忘不了的是祖母做的萝卜圆。我老家是太平永丰乡岭下苏。祖母会烧一手徽菜,最拿手的菜是岭下一品锅,传统的烧法,味道好。一品锅的材料除猪肉、肉圆、生腐、豆干、干笋、干豆角、黄花菜、山芋粉丝、山芋圆子外,还有萝卜圆子。1960年代,肉和豆制品凭票供应,年三十不能把肉吃光,必须留点初三、初七吃。所以,为解决份量不足,祖母就用萝卜圆子替代。腊月二十八日,祖母开始做萝卜圆,材料主要是炒米粉、五香八角、萝卜和葱姜。她将食材配好和匀,做成圆子后用锅蒸,蒸汽上来后,香气四溢,闻着就想吃。祖母忙前忙后,我就围着锅台转,并帮忙往灶堂里添柴。圆子蒸熟了,她总会每人给一个,让我们解解馋。萝卜圆子虽比不上肉圆子好吃,但它松软可口,香喷喷的,味道也不错。常言道,时间可以抹去一切,但每到过年的时候,仍然想起祖母的萝卜圆子。
以前有年味 以前好哦 一去不复返 都是回忆 都是回忆 都是回忆 都是回忆 都是回忆 暖暖的回忆 萝卜圆子 忆往事 儿时的年味 现在怎么也吃不到儿时的味道了 记忆中的春节总是那么温暖,充满着欢乐与期待。 那个年代的我们年味很足 儿时的年味 永远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