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民生网

 

主题:576 | 回复:4044

免费获取 4 份设计方案

四家正规装修公司,专业设计师为您免费服务

[校花校草] 教师招考之教育理论教育学复习要点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10495 | 回复: 1

汇师教育
发表于: 2016-11-23 15: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正序浏览

一、教育目的的概述
(一)教育目的概念
教育是培养人的有目的的活动,教育目的可以说是人们对教育活动的一种设计。一般说来,教育目的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产生怎样的结果。狭义的教育目的是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
教育目的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贯穿于教育活动的全过程,对教育活动有指导意义。
(二)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
教育目的是各级各类学校遵循的总方针,但各级各类学校应有各自的具体工作方针和培养目标,这就决定了教育目的具有层次性。教育目的层次包括:
1、国家教育目的
2、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有的分为四个层次:添加了课程目标)
3、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易混淆的概念
1、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
2、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
二、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个体在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体主观能动性,是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
三、小学教育
(一)童年期儿童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可以确定小学教育的特殊任务如下。
1、小学教育的总任务
2、小学教育的具体任务
四、中学教育
(一)少年期
1、年龄特征
心理断乳期:13、14~16、17岁,属个体发展中的少年期。有些心理学家称为“危险期”或“心理断乳期”,在这一时期,儿童将从心理上摆脱对成人的依赖,表现出追求独立的倾向。
2.初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二)青年期
1.青年期的年龄特征
青年期是个体身心两方面逐步走向成熟的时期。个性的定型时期和个体从准备投入社会生活向正式投入社会生活转变的时期。“未来”是青年期最重要的概念。
2.高中教育的个体发展任务
2017教师招考中那些年代考点速记
1632年,教育学之父—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学成为一门规范、独立的学科。
1862年,我国的京师同文馆实施班级授课制授课。
1879年,心理学之父—冯特在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
1902年,壬寅学制颁布,该学制为我国首次颁发但未实施的学制。
1903年,癸卯学制颁布,该学制为我国首次实施的学制。
1903年,教育心理学之父—桑代克《教育心理学》出版。
1905年,清朝末年,废科举、兴学堂。
1905年,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比纳-西蒙量表诞生。
1908年,由房东岳译、日本小原又一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是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
1912年,壬子癸丑学制颁布实施,首次规定了男女可以同校。
1922年,壬戌学制颁布实施,以美国为蓝本,沿用至解放初期又称六三三制。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1986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
1989年11月,联合国大会通过《儿童权利公约》。
199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实施。
1995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实施。
2006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修订后实施。
2017安徽教师招考新课程改革知识点汇总
新课程概念:
新课程是指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活动的总和:是学生主动与教材、与教师、与同学、与环境等相关课程要素进行互联互动、共生共创、整合建构的“生态系统”。
内涵发展变化
主要有六个趋势:
(1)从强调学科知识、教材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进而强调课程复杂的会话。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这一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多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强调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与空无课程并重。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课程内涵的偏颇与误区
1、把学科教材当作课程。过于注重书本知识,学科本位,过于注重知识传授,满堂灌。以偏概全,见物不见人,丧失了师生的经验资源。
导致:七次课该没有根本突破,教师“教教材”学生知识过细,在社会竞争中缺乏竞争力。
2、把大纲、目标、计划当作课程。国成与结果割裂,忽视了能力形成的过程与方法。后果:写教案——倒教案,以完成教学进度为教学任务。
3、把学习者的经验当作课程。忽视了知识结构、理性结构对儿童成长发展的价值。从一个极端走向里一个极端。危害:影响学生个性智能的提升。
4、不组织、不支持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课程的分类 从课程开发、编制、管理的主体来划分:国家课程 地方课程 校本课程
从课程的显现程度分:显性课程  隐性课程  
从课程的实际开设划分  实际课程  空无课程
什么是新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特定阶段教育质量指标所作的基本规定(如:课程性质、教学目标、内容框架、教学建议和教学评价建议),是国家对不同学段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
课标与大纲区别
①价值取向不同     课标以学生发展为本,着眼于学生未来国民素质的培养,而大纲着眼于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指导教学工作。
②课程目标不同     新课标规定,各门课程都要以三维目标整合发展养成素,而教学大纲以学科知识为核心,是单一的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
③课程结构不同     课标规定,基础教育课改采用复合型课程结构,而大纲采用单一分科课程。
④教与学的方式不同  a新课标要求教学互动式,大纲是知识讲授式。  b课标要求学生自主学习自在发展的方式,大纲指导下是被动接受式。
⑤课程实施过程不同   课标要求采用的是开放的、完整的复合型教学结构过程,而大纲则是封闭的、单一的学科课程教学结构过程
⑥ 课程评价不同    课标规定采取多元化评价,突出过程成长评价。  而大纲采取一元化评价,一次考试、分数评价。
⑦对教师素质要求角色要求不同   课标要求教师做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管理者,而不仅仅是知识讲授者,知识的搬运工,要求教师具有较高素质。
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三维目标,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的功能性基本要求。
地位、价值:    三维目标是课程标准的灵魂、统帅
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凭借已有知识经验获取新知识的学习行为变化及其结果,是每门课程教学中预设的要现实的结果性目标。
(1)    学懂 :  水平要求:了解、理解、巩固转化。
(2)    学会: 水平要求:模拟运用、独立运用、灵活运用。
(3)    会学: 水平要求:优化选择、自我评价、认识品质。



课程1.png

课程2.png

课程3.png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云婳
发表于: 2019-9-14 15:47 | 只看该作者

路过看看
来自: iPhone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