鸠帮菜兴盛于清朝中后期,是安徽菜的沿江菜系,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主要流行于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清朝江南官宦人家宴请宾客的私房菜品。
鸠帮菜融合众家之长,选用本地产江河湖鲜,家禽等绿色优质食材,讲究刀工,注意形色,善于用糖调味,擅长红烧、清蒸和烟熏技艺,其菜肴具有酥嫩、鲜醇、清爽、浓香的特色,菜品风味多样。
1876年芜湖开埠后,商贾云集、贸易鼎盛,为了满足各地客商的饮食需求,芜湖王正鑫客寓掌门人王睿亭师从名厨王永余,烹制出了风味独特的鸠帮菜,众多酒家争相模仿学习,逐渐发展成为沿江菜的代表。1956年公私合营后,王睿亭成为鸠江饭店大厨,将鸠帮菜烹制技艺带入鸠江饭店,使得鸠帮菜得以继续传承。
2010年,鸠江饭店掌门人汪世和经过深思熟虑,在挖掘、整理“鸠帮菜”传统技艺的基础上,邀请了烹饪大师、大学教授、美食专家,全国中药材技艺传承人等,成立了“芜湖市鸠帮菜研究院”、“芜湖市鸠帮菜大师工作室”,组成研发团队,历经数载,经过不断尝试,成功推出“鸠帮菜”菜品109道。代表性菜品有:“玖鸠香猪蹄”,“鸠鼎香百子酥肉”,“桂龙入海”“香辣肥肠”等,受到广大美食爱好者的欢迎。
鸠帮菜在追求传统美食文化的色、香、味、形、器的基础上,汪世和在全国首次提出质、意、养的概念,即坚守食材的绿色环保谓之“质”;按时令推出养生菜品,“不时不食”谓之“养”;将中国书画和古典美学中所强调的“意境之美”融入菜品谓之“意”。使鸠帮菜的整体品质上升了一个台阶,鸠帮菜已成为芜湖市一张靓丽的餐饮文化名片。
来自: Android客户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