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没?现在乘坐芜湖单轨越来越方便
换乘网络初步形成,换乘节点建设加速推进、慢行系统持续提升……大江资讯记者近日从芜湖市交通运输局获悉,为发挥轨道交通的“主骨架”功能,市交通运输部门优化站点接驳设施、优化公交线网和优化站点周边慢行系统,目前,全市已初步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传统公交为支撑,慢行系统为补充的“三网融合”通勤体系。截至10月12日,轨道交通客流累计2293万人次,2022年度日均客流7万人次,日峰值客流19.36万人次。
▲单轨1号线
“‘三网融合’通勤体系的构建,丰富了城市公共交通‘主干道’上的‘毛细血管’,畅通市民单轨出行‘最后一公里’”。市交通运输局轨道交通管理科副科长钱宇辰告诉大江资讯记者,目前,全市的公共交通换乘网络已初步形成。
围绕公交轨道接驳,优化调整了39条竞争性、混合型公交线路,减少轨道、公交线网客流无序竞争。
开通了32条微循环接驳线路,虽然每条线路长度不长,但满足了轨道站点5公里范围的群众无缝就近换乘。
今年还建成了北京路、利民路、中江大道、花津南路、文化路等5条公交专用道,使得市区公交专用道总长达到63.3公里,公交运行效率大幅提升。
在构建换乘网络的同时,换乘节点也在加快建设。全市改造完成了106个轨道交通沿线公交经停站,站点出入口150米范围内公交经停站设置率从68%提升至100%,公交线路与轨道接驳率从66%提升至74%;轨道站点周边的152座公交候车亭也已完成更新,公交换乘、候车环境进一步优化,市民换乘体验也得到提升。此外,4个公交首末站建设也在推进中,其中,利民路站已投入使用,华山路站、万春湖路站也将在今年内建成。
除了公交,不少市民会选择步行或骑车到轨道站点换乘。据介绍,为了方便市民换乘,城市慢行系统也在持续提升。
轨道站点延伸1.5公里范围内的12条慢行示范道路已经完成建设,随着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的新建、标线施划,轨道周边的慢行出行愈发“人性化”;
轨道站点周边88个非机动车停车区建设已经完成,丰富了轨道交通微型“P+R”场景,提升轨道、慢行换乘便捷度,方便市民通过非机动车接驳换乘轨道交通。
文津东路站、博览中心站、文化路站的风雨连廊近期建成。
▲轨道站点周边设置了非机动车停车区
“根据‘三网融合’规划,下一步芜湖将推动公交接驳体验持续升级,不断完善换乘接驳设施、丰富慢行接驳场景。”钱宇辰介绍说,今后将谋划开通轨道交通1号线保顺路站到马鞍山当涂的毗邻公交班线,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客流,推进芜马城市公共交通一体化发展。同时,继续推进公交线路调整和微循环公交线路开通,并对常规公交线路夜间服务时间进行优化。通过公交首末站的建设,统筹轨道交通、公交之间的换乘。春节前还将再建成18条慢行示范道路,进一步提升轨道站点与商业、政务、社区、公园的接驳能力。此外,市交通运输部门还将委托第三方机构对客流等数据进行科学监测,建立客流长期监测评估体系,支持城市未来轨道规划及客流提升。
来源:大江资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