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迎来交通大时代!
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每一座城市,都有一条成长的道路。
从“出行难”变“出行通”再到“出行快”,从打通各类“难点”“堵点”“断点” 到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新格局……作为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近年来芜湖“交通强市”步伐大幅迈进。翻山越岭、通江达海、越织越密的交通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芜黄高速
国庆假期,芜黄高速公路车流不息。该高速去年年底通车,终结了芜湖到黄山没有直达高速公路的历史。两地高速公路通行时间从3个多小时缩短至2小时内。
目前芜湖拥有8条通车高速
G4211宁芜高速、G4221沪武高速、G50沪渝高速、G5011芜合高速、S11巢黄高速、S26无铜高速、S28溧芜高速、S30铜商高速等。
全市高速通车里程
311公里
高速公路网密度
5.17公里/百平方公里,为2012年的2.7倍,提前超过“十四五”长三角一体化5公里/百平方公里发展目标。
与此同时,我市高速通行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十年间新增高速出入口12个,全市高速出入口达到21个,服务区7个,实现主城区内15分钟之内上下高速。高速路网辐射南京、上海、杭州、福州、武汉、合肥等城市,有效串起长三角地区乃至华东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芜合高速“四改八” 跑出加速度
“十四五”期间,芜湖新增规划G4231南京-九江1条国家级高速、S28芜溧高速西延等3条省级高速,在建及推进前期、谋划高速项目达16条,高速公路建设新改建里程预计超过350公里,总投资超过600亿元。到“十四五”末,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预计将达390公里以上,与沪、宁、杭、合、苏等发达城市联系更加紧密。
▲G205芜湖九华南路八里湾大桥
如今,横卧在芜湖“南大门”的G205大茆立交,使弋江路和芜南路、G50沪渝高速与G205等快速相连,不仅冲破堵点实现过境交通快速转向,也为区域快速化升级改造奠定坚实基础。
▲弋江路马饮立交桥
弋江路快速化改造、峨山路东延伸新建、八里湾大桥改建……近十年来,芜湖公路重大项目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实施国省干线重点工程新改建项目32个,新改建二级以上公路317公里,总投资103.5亿元;实施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大中修工程140余项、里程约1000公里,完成投资约20亿元,“畅安舒美”的芜湖公路新形象深入人心。
▲秀美的湾西路
交错纵横的公路打通自然地理阻隔,穿越繁华都市,驰骋田野阡陌。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还新建农村公路5500余公里,总数达9852公里;642个建制村均通不低于4.5米宽硬化路,建制村通客车率100%,乡镇农村物流节点覆盖率100%。“城货下乡、山货进城、电商进村、快递入户”的现实图景,加速助力农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和共同富裕。
“十四五”时期,芜湖交通公路部门将持续加快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升级改造步伐,在“八射四纵四横”普通干线公路网规划布局基础上,打造快速路、贯通断头路、扩容瓶颈路、完善干线网,助力芜湖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
雄踞八百里皖江的芜湖,临江达海、承东启西。除了公路,水运也正以全新速度迈入交通发展的大时代。
▲三山经开区长江液化天然气LNG内河接收转运站项目
2021年12月,芜湖长江LNG加注站建成投运,标志着“气化长江”迈出实质性步伐。该加注泊位设计加注能力为3.02万吨/年,每年可实现减排二氧化碳1.4万吨、二氧化硫1200吨、烟尘30吨,对助力交通行业实现“双碳”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芜湖已基本建成皖江航运中心和安徽外贸主枢纽港,港口吞吐量逐年上升,至2021年已达1.35亿吨,成为长江干线“以港兴市”具有重要影响的港口城市和皖江航运枢纽,运力规模持续位居全省和全国内河港口前列。
▲芜湖港朱家桥集装箱三期码头雏形已现
朱家桥外贸码头二期、中外运三山码头、东汇三山码头、中桩物流码头……随着一大批现代化、大型化、专业化码头和重大水运基础设施建设的相继建成,芜湖水运的公共服务功能也进一步完善。此外,合裕线航道改造工程和芜申运河航道整治工程的相继完工,也让芜湖航道通航能力得到提升。“十三五”以来,芜湖还陆续开辟芜湖至洋山港、芜湖至外高桥外贸直达航线,港口集装箱资源加速整合,芜湖港作为内河航运枢纽的地位愈发巩固。
路途之变助力速度之变,速度之变带来跨度之变。发达的综合立体交通网络日复一日地伸展,芜湖高质量发展快车道必将越行越宽。
来源:大江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