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温湿适宜,自然界中的一些有害昆虫也活跃起来。这些芝麻绿豆大小的“毒虫”,有时也能对人造成致命伤害。不久前,马鞍山市含山县的一位居民疑似因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原因与蜱虫相关。而且,其密切接触者中也有数人出现感染症状,其中一人正在皖医弋矶山医院治疗,目前病情稳定。
26岁青年照顾伯父被感染
4月22日上午,记者在皖医弋矶山医院感染科病房见到了26岁的小齐(化名),他是出事村民齐某的远房侄子,也是所有感染者中最年轻的一位。从他口中,记者了解到,去世村民齐某今年52岁,3月下旬出现腹胀伴呕吐症状,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后在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被诊断为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不久后去世。
根据调查,初步判断齐某可能是在处置被蜱虫传染病毒的动物过程中接触其血液或被寄生的蜱虫叮咬而感染,也不排除因工作或生活被蜱虫叮咬感染。那之后,在病房陪护他的多名亲属疑因接触死者血液而感染。目前,有3人在合肥治疗,1人在芜湖治疗。
皖医弋矶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杨江华介绍说,小齐于4月14日入院,情况一直很稳定,症状较轻,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指标均正常,白细胞和血小板量也正常,但有发热和腹泻症状。“给他做了对症处理后,第二天就退烧了。这两天会再安排一次检测,如果指标合格就能出院了。”记者进入病房时,小齐正在输液,精神状态良好。
每年春夏接诊不少于5人
“这种疾病并不是新出现的,临床上每年都会遇到这样的患者。一般来说,蜱虫叮咬后出现症状,只要及时就医、不延误治疗,并不会危及生命。”弋矶山医院感染科主任杨江华如是说。
所谓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以发热、血小板减少、白细胞降低为主要特征。少数患者病情较重且发展迅速。“正常人的血小板量是100-300,病重者这一数字甚至会降至个位数,进而导致皮肤黏膜、消化道等的出血。”
目前认为,蜱可能是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传播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直接被携带病原体的蜱叮咬,病毒进入人体引起发病;二是接触危重患者、带毒动物的血液等体液引起感染。
杨江华表示,他每年都会接诊这样的患者5、6人,时间大都为春夏。患者以青壮年为主,大都是在山区、丘陵地带户外作业者,如采茶工、林场工人等。不过近些年随着户外游的兴起,也有不少热衷露营、探险的游客染病,男女老少都有。
杨江华提醒说,并不是每只蜱虫都如此“高危”,只有被携带病毒的蜱虫叮咬才会发病。在此提醒市民,如果被蜱虫叮咬后2周内出现发热不退;乏力、头痛、肌肉酸痛或关节痛;明显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务必引起重视,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你的活动史。如果家中有亲人因患此病而住院,应尽量避免直接接触病人的血液及分泌物,并减少探视。
人群普遍易感 远离野草灌木
在芜湖市疾控中心急传科,记者获知了更多的信息。蜱虫体型为椭圆形,表皮革质,未吸血时背腹扁平,体长2-10毫米。急传科副科长安洲形容说:“它‘空腹’时也就芝麻粒大小,吸饱血后最大能长到黄豆大。”
蜱虫携带的病毒多达上百种,很多为人畜共患病。除了如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外,它还可能带来森林脑炎等,会严重损害肝肾功能。蜱虫常蛰伏在森林牧场、草丛、植物或牲畜皮毛间,咬人时会分泌有麻醉作用的毒素,被咬时察觉不到。
安洲强调,市民春夏到野外游玩,尽量远离野草灌木,不要随意坐卧停留,在路上行走时也应尽量走在路中间。做好个人防护,专业的防护要做到“五紧”,将双袖口、双裤脚和领口等处扎紧。提倡穿长袖衣服,不要穿凉鞋,在林中穿行应戴帽子。也可以在裸露的皮肤上涂抹驱避剂,如避蚊胺(只推荐2岁以上人群使用),可维持数小时有效。户外活动后要检查衣服上是否有蜱,浅色衣服有利于发现蜱。更要检查身体上是否有蜱附着,重点部位为头皮、耳后、腋窝、腰部、腹股沟、大腿内侧及腿窝等部位。
万一被蜱叮咬后也不用特别惊慌,自己完全可以处理,处理越快越好,用尖头镊子,镊子尖尽量靠近皮肤,然后紧紧夹住蜱头部或靠近头部的地方,缓慢用力,不要扭转或猛拉,更不可捏、拽、用火或者其他东西刺激蜱,否则可能让其口器折断在皮肤里,并刺激它分泌更多携带病原体的唾液,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将蜱移出后,可用肥皂和温水清洗叮咬处皮肤,同时洗手,如有条件,可用酒精或碘酒消毒。
转自芜湖新闻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