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奔流不息的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是一朵奔腾的浪花,每一朵浪花都凝聚着每个人的智慧与力量,也承载着每个人的获得与尊严。
我们生活在孕育并繁荣于长江边的这座城市。伟大的新时代中,她以新理念引领下的高质量发展,走出一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道路。她精致秀美,她开放包容。她是那样亭亭玉立,而又与众不同。她值得我们讴歌赞美,更值得我们真心去爱,用心建设。
1、“含技量”芜湖:劈波斩浪闯新路
历史告诉我们,制度创新、科技创新都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推动力量,抓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全局的“牛鼻子”。
近年来,面对国际贸易摩擦、新冠肺炎疫情等国内外风险挑战,面对新常态下经济增长与转型升级、环境保护等多重压力,芜湖把握机遇、化危为机,始终坚持践行新发展理念,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强大的韧劲与定力。
以今年来看:一季度,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下降4.4%,降幅分别小于全国、全省2.4和2.1个百分点;规模工业增加值下降3.2%,降幅小于全国、全省5.2和2.1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9.6%,降幅小于全国、全省9.4和2.3个百分点;财政收入下降5%,降幅小于全国、全省9.3和8.0个百分点;进出口总额增长12.9%,高于全省17.1个百分点。
任尔东西南北风,咬定创新不放松。成绩的取得,与芜湖矢志不渝推进科技创新打造经济社会发展新引擎的战略导向密切相关,也是芜湖经济社会发展“含技量”充足的显著表现。
头顶“皖江明珠、创新之城”的城市名片,芜湖先后在改革开放30周年、40周年入选“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指引下开拓成功发展之路的全国十八个典型地区”和“改革开放40周年发展最成功的40座城市”。如果说历史上芜湖的突围之路靠的是创新与闯劲,那么今天芜湖要在新一轮发展中勇立潮头,必须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性发展。
5月8日,在中集瑞江的喷涂车间,生产线上只有零星的操作工人,生产线末端的成品罐体却快速成列。
“整条线只有二十几个人,却能做以前200人也做不到的事情。”中集瑞江汽车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加龙介绍说,传统油漆喷涂污染环境,效率也上不去,成了制约产能提升的瓶颈。为此,公司投入了近2亿元,自主开发建设了国内专用车行业首条智能化喷粉涂装生产线,不但实现了零污染、零排放的环保目标,而且摆脱了只能依赖人力增加来提高产能的窘境,日产量从30辆增加到80辆。企业今年1-4月份业绩同比增长8.1%,今年有望实现营收增长25%-30%的既定目标。
3月30日,海螺集团白马山水泥厂首车干冰顺利销售出厂,标志着“海螺牌”干冰正式投放市场。作为世界首条水泥窑烟气二氧化碳捕集提纯示范项目,实现“绿色生产”的同时“变废为宝”,对于传统工业企业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与此同时,企业开发的矿车无人驾驶系统也已完成调试,实验车辆已能够循迹自动驾驶。
谁“含技量”高,谁就能占据发展的制高点。中集瑞江、海螺水泥的“逆势上扬”,正是我市坚持创新驱动,以工业技改为高质量发展“赋能”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我市以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壮大新动能为目标,引导企业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新业态、新模式实施新一轮更大力度、更广范围、更高层次的技术改造,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
2019年,全市工业企业技改投资增长45.2%,占工业投资比重为56.4%,拉动工业投资增长20.3个百分点,增长贡献率达128.1%,支柱产业工业技改对工业投资的增长贡献率达58.2%。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疫情对产业发展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要以此为契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面对疫情带来的新挑战,依靠创新驱动赋能,芜湖企业迎难而上,披荆斩棘,在求新求变中开辟新赛道,在转型升级中站稳“新风口”。
疫情期间,三只松鼠跑出“加速度”。一季度,实现营收34.1亿元,逆势增长19%。针对人们因疫情影响而改变的消费习惯,三只松鼠挖掘出了“宅经济”新商机,迅速调整产品结构,跨界布局新业态。“五一”当天新增门店68家,刷新历史。今年全年预计新增就业超1000人。眼下,企业正在上马投资建设5G应用、区块链一物一码平台,打造全程数字化可追溯的产业共同体,加速实现企业新旧动能转化。“小松鼠”变成“大老虎”指日可待。
能够自动寻找焊点的智能焊接机器人、可以根据产品形状调节的喷涂机器人……面对挑战,工业机器人企业埃夫特并没有放慢研发的脚步。靠着科技创新的强大引力,占据国内自主品牌多关节工业机器人产销规模第一方阵的埃夫特,不久前收到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科创板IPO过会。业内人士表示,资本市场的青睐将为这家芜湖机器人企业埃夫特加大自主创新力度,抢占市场,实现“换道超车”铺平道路。
近年来,我市不断加速推动创新要素聚集,初步形成战新产业“4+6+16”发展的格局,龙头企业和产业链关键核心环节不断取得新突破——
埃夫特公司机器人整机成本降低约15%,与卡内基梅隆大学持续开展深度合作;奇瑞集团与德国斯图歌特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合作生产电动商用车;奇瑞商用车总投资15亿元的总部及物流车项目投产,实现整车销量4619辆,位居国内纯电动物流车领域第1名,第二代智慧物流车“海豚EV”首批订单交付;中联重机去年增资20.5亿元用于农机智能化和企业信息化建设,甘蔗机在东南亚市场逐步打开;钻石飞机既有订单50架、产线饱和,钻石航空发动机获得国内第一张PC证……
2019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14.8%,占规上工业比重为35.8%,均远远高于全省水平;对本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4.9%。
“千红万紫安排著,只待新雷第一声。”4月15日,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的揭牌吹响了芜湖人开疆拓土、二次创业的号角。在这片创新创业的沃土之上,西湾科技城、前湾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北湾智能装备产业园、沈巷智能网联汽车创新园……一批基于智能网联汽车、高端智能装备、微电子、5G等先进制造业的创新平台和载体正在加快规划建设。
2019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在芜湖的召开,催急了协同打造科技创新大走廊的步伐——距离签约仅仅不到半年时间,总投资约10亿元的上海松江芜湖产业创新中心选址、企业高端人才需求摸底和运营公司成立等工作均已完成。相关负责人介绍,借助上海高端创新人才和科研机构集聚优势,该中心建成后将形成“研发在上海、生产在芜湖”的沪芜协同创新模式,推动长三角先进制造业集群一体化发展,为芜湖产业创新开辟一片新天地。
创新平台的建设是加快发展动能转换的“秘钥”。近年来,围绕新能源汽车、机器人、现代农机、通用航空产业等新产业遇到的“卡脖子”核心关键技术问题,市委市政府每年安排10亿元专项资金支持重点研发创新平台开展定向攻关和技术研发,由市产业创新中心开展服务对接与绩效考核。
短短两年,我市已建成机器人、通用航空、新能源汽车等十大领域共42家重点研发创新平台。近6年招引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397个,集聚各类高端创新人才2000余人;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3.0%,居全省第二;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6件,连续9年领跑全省;城市创新力位居长三角41个城市第九位。
紧扣产业链的创新研发打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促进战新产业版图不断扩大,一批科技企业迅速成长为全国乃至全球行业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
埃夫特机器人在喷涂、打磨、系统集成等方面跻身世界先进水平,六关节机器人全国销量第一;中电科钻石飞机DA42单机型成功交付,国内首架大型双发长航时无人机CU42实现首飞;奇瑞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处于全国第一方阵,明星车型“小蚂蚁”第14万台下线;中集瑞江罐车成为行业标杆产品,拥有全球一流的铝合金液罐车生产线……
到去年年底,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增长到850家,居全省第2位,提前一年完成“十三五”目标。全省发明专利百强单位我市占四分之一,奇瑞汽车连续6年位居榜首。
栉风沐雨自担当,直与天地争春回。
眼下,生机盎然的鸠兹大地之上,产业转型如火如荼,创新引擎加速“重启”,项目建设鼓角相闻……在打造现代化创新之城的征程上,芜湖昂首前行、聚焦突破,高举高打、沉稳落子,下好创新先手棋,攥住发展主动权,给疫情过后的安徽和中国注入新的发展信心和力量。
2、“含金量”芜湖:天翻地覆慨而慷
在改革开放大潮涌动的波澜壮阔中,芜湖——这座历史悠久而又充满朝气的滨江城市,始终以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独特气质,不断实现城市发展的新跨越。
大江奔流,向东入海。拥有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经济带发展、中部崛起三重国家战略叠加优势的芜湖,正阔步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途。2019年,全市GDP总量3618.26亿元,跃升全国非省会地级市前40强;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8%,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8114元;财政收入从2013年的382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621亿元,年均增长8.5%;三产实现跨越发展,市场活力不断释放……
如果说改革开放前30多年的城市发展比拼的是竞相发展的勇气和魄力,那么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城市发展,更看重的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智慧和定力。
生机盎然的人间四月,皖江江北新兴产业集中区正式揭牌。从产业发展、城市规划到基础设施建设,这里始终坚持“水清岸绿产业优”,并学习借鉴雄安新区规划经验,体现生态优先、绿色智慧等新理念。
江北新区的定位,意味着芜湖的发展不会走扩规模铺摊子的老路,而是要以新的理念引领城市未来。
早在2016年,芜湖提出“123”发展战略,即:深入推进人才优先发展主战略,打造经济、城市两个升级版,促进人才结构、产业层次、城市品质三个高端化良性互动。
按照这一战略布局,芜湖在城市发展中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捡到篮子都是菜”的招商方式、“摊大饼”的城建方式纷纷被摒弃,数以千计的散乱污企业关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量一度减少……但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加资本市场“四新一资”加快发展,成为推动芜湖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压舱石。
近年来,芜湖市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速集聚,2019年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1.4%。全市有22家上市公司,75家新三板挂牌企业,508家省股交中心挂牌企业,芜湖以超过7千亿元上市公司总市值跻身长三角城市第7位,位列安徽首位。
高质量发展的大背景下,城市建设的格局也悄然改变。
“原先城市发展到哪里,就把生态保护红线划到哪里。”芜湖规划展示馆馆长黄昌盛表示,现在,我们正在编制的《芜湖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将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放在优先位置,尤其要严格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和城镇开发边界,目的是凸显山水之城的生态之美。
在新发展理念的推动下,芜湖前景可期——
目前,芜湖市域面积6026.05平方公里,市区面积1491平方公里。2019年,芜湖城镇化率达66.4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住房达标率达45.9%。今天的芜湖,按照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思路,完善生态、农业、城镇等功能布局,成为一片宜居宜业的热土。
新时代,各座城市的发展不再是唯GDP总量的争夺,不再是百米跨栏式的冲刺、追赶,而是一场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马拉松式长跑。
近年来,我市多次强调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聚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战略举措,芜湖经济增长从工业主导型逐步过渡到二三产业协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阶段。全市服务业增加值自2015年的796.7亿元跃至2019年1714.82亿元,总量稳居全省第二。
经济换挡提速的同时,城市功能品质也随之升级。在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蓝图上,芜湖拥有了一个新身份“长三角中心区城市”。新的定位,决定了芜湖必然要走内涵式、集约化城市发展之路,努力在功能品质上与一二线城市等高对接。
北京中路,轨道交通2号线的建设现场,灰黑色的三层钢结构初见雏形,恰似一座矗立在马路中间的空中庭院。“芜湖是安徽省次中心城市,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重要的水陆综合交通枢纽。”轨道交通1、2号线设计总负责人胡江民说,城市轨道交通是低能耗、少污染的“绿色交通”,是解决“城市病”的一把“金钥匙”,对于芜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内外交通不断升级,芜湖与长三角地区形成互联互通。目前,公路交通四小时半径覆盖60多座城市,“两环九射”高速公路网初步形成;铁路交通拥有京福、宁安、商合杭三条高铁;水路交通除传统的长江航道外,以芜湖和上海为起终点的芜申运河联通无锡、苏州。此外,城南过江隧道正在加紧建设,芜湖宣城机场有望在今年完成“建起来、飞起来”。
城市的功能品质不仅取决于综合实力的突飞猛进,更离不开城市治理的精细程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一样精细。”
澛港西区曾因内部管理混乱而饱受诟病,如今却成为市民休闲生活的美丽家园。“老旧小区改造关键在维护。”澛港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明财说,我们建立了社区、业委会、物业三位一体的协调机制,完善对物业管理的考核机制,形成上下联动、爱护家园的合力。
治大国,若烹小鲜。治城,亦是如此。“十三五”期间全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6380户;凡有住房需求的人员均可申请租用公租房,去年已完成租赁补贴4741户……一点一滴的改变,打通了城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为芜湖注入新的动力。
坚持以人为核心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城建工作的殷殷嘱托。对于芜湖而言,将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融入到城乡治理过程中,显得更为贴切时代要义。
陶述聪,芜湖县六郎镇官巷村的普通农民。2015年离开城市回到家乡,把自家废弃的老房子改造成农家乐。
“这里空气清新、生活悠闲,闲时还能赏花看景、品茶小酌;生活成本低,幸福指数却很高。”吸引陶述聪的不仅是碧波如洗、庭院深深的乡村环境,更是美好生活的广阔前景。
陶述聪的选择,在当地农民里颇具代表性。目前,官巷村已经有80多人陆续“凤还巢”,占全村人口的三分之一。
归根结底,在于这片乡土带给人的归属感。当地政府没有“大拆大建”,而是因地制宜、修旧如旧,兼顾村庄长远发展和历史文化继承。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让传承的乡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人民城市一切为了人民。芜湖的高质量发展之道,很重要一点体现在城乡协调、藏富于民上。2019年,芜湖常住人口约为377.8万,人均GDP已达96154元,折合约为13560美元,稳居全省第二。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新型城镇化的“新型”二字,意味着将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2019年,芜湖城乡居民收入比仅为1.85,城乡收入差距为全省16城中最小,率先达到长三角三省一市一体化发展收入差目标。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当前,芜湖正处在转型发展攻坚期和加快发展战略机遇期,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G60科创走廊设立、新基建、数字经济、战略性新兴产业等为芜湖二次创业和未来发展,带来新的空间和美好愿景。在布局未来城市发展中,芜湖必将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弱项、补短板、提能级,让实现“四个走在前列”的步伐更加务实、坚定。
3、“含绿量”芜湖:青山碧水共为邻
鸠兹古地,鱼米之乡。
初夏时节的芜湖,已显露“颜值”盛宴:天朗气清、惠风和畅;江河浩荡、碧波荡漾;绿柳盈案,花木扶疏;人游画中,城景相融。这是自然对芜湖的馈赠,亦是芜湖人以生态立市的反哺,更是芜湖崛起之路的底色。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好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相辅相成,好风景方有好生活。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生态产业化和产业生态化,建立健全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之间良性循环的体制机制,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努力实现生态资源的保值增值,奋力在打造水清岸绿产业优美丽长江(安徽)经济带上走在前列。
今年“五一”前夕,伴随着一阵机器轰鸣声,位于我市繁昌县孙村镇的红花山水泥公司开始拆除。这座当地的明星企业历经多年辉煌之后,走向了尽头。
上世纪80年代,依托石灰石品位高、存量大等资源优势以及濒临长江黄金水道等交通区位优势,繁昌县以水泥制造为主的建材产业规模快速壮大,并因此得了“水泥生产大县”的名号。红花山水泥公司便是这样的时代背景中诞生的一个突出代表。
然而,单一资源型经济结构催生了产业层次偏低、资源消耗过高、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很多当地居民用“早上晒出白褂子,晚上收回灰褂子”的戏谑之语来形容水泥厂带来的粉尘污染问题。
“繁昌有一片好山好水啊,这种攫取资源换发展的现象不能再继续了。”红花山集团公司董事长俞乃平痛下决心,转型文旅产业。水泥厂拆除后腾出的地块,因为临近人字洞遗址,按规划将用于打造人类史前文化综合类公园。“发展旅游业符合国家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制。不消耗资源,不吃子孙饭,对环境无污染,还可就近安排就业。”俞乃平说道。
“现在工资比以前多了,每天在景区里吸着新鲜空气,再也不用面对水泥厂的粉尘了。”原红花山水泥厂工人叶宏伟说道。水泥厂拆除后,叶宏伟转岗到马仁奇峰景区工作,目前在景区玻璃栈道玻璃桥担任安全员。
“发展不能以环境为代价,必须有壮士断腕的勇气。”繁昌县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吴军语重心长,“红花山水泥厂的成功转型,带动了一批其他高能耗企业也在重新谋划转型或升级。繁昌在大力淘汰落后的高耗能、高污染产能外,还在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培育大健康产业、3D产业、文旅产业等新兴业态。”
繁昌的“转身”,正是芜湖坚持绿色引领高质量发展理念的生动缩影。
“实践证明,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就是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高瞻远瞩,明晰了生态与经济的关系。
思路一转天地宽。产业转型、淘汰落后产能,为未来发展腾出空间;布局“新产业”,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拔地而起。
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市提前完成钢铁、水泥等21个重点行业的落后产能淘汰任务,在全省率先终结了小煤矿、粘土砖瓦生产的历史,实现产业的“去黑存绿”。
安徽海螺集团通过技术研发,变废为宝,将废石、矿渣、粉煤灰等工业废弃物处理成水泥生产的原材料,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更节约了危险废弃物处置、污染环境的巨额社会成本。
机器人、智能装备、现代农技装备、航空、轨道交通等10个重点培育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聚沙成塔,成为芜湖经济持续发展的“新能源”,对规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58.1%。
最近一段时间,芜湖很多道路加上了围挡,污水管网排查和建设给道路出行带来了不小的影响。然而,这一时的“麻烦”为的却是长久的“畅通”。
芜湖市区由于管网设施不健全、污水处理能力弱,内河水系沿线老旧小区布局数量多、功能配套不完善,加之城市地势低洼、水网密布等原因,导致部分黑臭水体“反复治、治反复”。
解决问题不会是一劳永逸。芜湖清醒地意识到,必须要坚持市场化、一体化、专业化融合,发挥体制机制优势,提升长效治理效能。
2019年以来,在“一城一主体”原则基础上,芜湖成立了水环境治理办公室,依托三峡集团,创新“厂网河湖岸”一体化治水模式,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效益,累计投入治理资金100多亿元。
“我们目前在芜湖主要做三件事:一是全市污水处理量的增容,通过提标改造,污水处理能力在原来每天35万吨的基础上,直接再提升30.5万吨;二是城区污水管网的完善,规划新建管网110公里,建完可以实现城区污水90%以上收集;三是对城区现有2200公里管网的排查与整治,预计今年十月份结束。”三峡长江环保集团安徽区域公司生产管理部主任张浩向记者介绍说。
芜湖探索实施的“三峡模式”受到国家发改委充分肯定,并被省内兄弟市借鉴。全市提前一年消除劣五类水体,黑臭水体整治达到96.3%,进度超过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15.1个百分点,入围全国第三批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
“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芜湖始终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来抓,特别是在长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上,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既坚持问题导向,全力做好环保督察问题整改,又坚持目标导向,系统推进水清、岸绿、天蓝、土净工作。”芜湖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张东介绍说。
“宁可发展慢一点,一定要发展好一点。”芜湖决策层的思路鲜明地体现了长远和眼前的抉择。
除了大改大建,创新模式,彻底解决“水清”问题,我市通过以“五控”为抓手,加快推动钢铁、水泥等行业深度治理,关闭“散乱污”企业,全面淘汰黄标车,推广使用新能源公交车等措施,以精准施策,精细管理,持续解决“天蓝”问题。
秉承“为国护江、为城建江、为民治江”的理念,加快长江岸线生态治理,释放长江干流岸线近30公里,新增长江造林面积1.16万亩,打造“十里江湾、百里绿廊”高品位生态产品,筑牢长江生态屏障,以强力整治,快速补绿,着力解决“岸绿”问题。
发挥全市网格职能作用,组织开展4轮地毯式固废大排查大整治,排查区域1.3万平方公里,排查企业5660家,摸排41处固废倾倒点,5.3万吨固废全部实施无害化处理,以严管严查,科学处置,加快解决“土净”问题。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我们将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二是抓好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三是坚决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四是着力构建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张东表示,“通过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我们将凝聚全社会共抓生态环境保护的强大合力,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紧盯目标、埋头苦干,坚决完成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任务,为建设绿色美丽芜湖作出积极贡献。”
“波光粼粼,白帆悠悠,鸥雁阵阵,鹭凫潜游。”晴日里,站在龙窝湖新建的亲水平台上,眼前便如诗中一般,自然而动人。
作为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质最好的淡水湖泊之一,芜湖以积极的态度保护,审慎的态度利用这块宝贵的资源,致力于保持龙窝湖的生物多样和湿地原貌。现在,这里各种水鸟聚集繁衍,展现出一幅绝美的生态画卷。
“我在这里住了五六年了,才来的时候这里还感觉有点偏远,但是现在,一到周末,来游玩、钓鱼的人络绎不绝,很多人都是慕名而来看风景。”谈到龙窝湖的变化,三山碧桂园小区住户邓彪深有感触。
绿水青山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自然资本。
“一带江城浑似画”。芜湖大力加强“两区三园”即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和城市公园建设。境内天门山、小格里、丫山、陶辛水韵等自然风景区,马仁奇峰、天井山等国家森林公园,赭山、镜湖、汀棠、神山雕塑公园等城市公园点缀其间,公共生态产品遍布江城,芜湖市也先后获得“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荣誉称号。
“围绕护绿增绿管绿用绿活绿‘五绿’的目标,我市积极推深做实林长制,大力加强林业生态文明建设。已实现市、县、镇、村四级林长全覆盖,共设立林长2340名,划定生态功能区是88个,同时全面启动五个林长制示范区的建设。各级林长带着问题出发,围绕问题巡视、解决、督办。”市林长制改革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夏霖介绍说,“近两年来,全市新造林9.03万亩、封山育林3.4万亩、四旁四边植树1.08万亩。通过林长制的改革极大地推进了我市国土绿化工作。”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从图纸变为现实。
大浦乡村世界、霭里农家乐、六郎花海、丫山牡丹、马仁奇峰等一批绿色生态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相互交融,芜湖生态文明指数不断提升,生态资产逐渐富集。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还老百姓蓝天白云、繁星闪烁、清水绿岸、鱼翔浅底,让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留住鸟语花香田园风光,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念于心的民生情怀。在芜湖,这体现在城市乡村处处跳动着的绿色脉搏,体现在山水湖泊时时绽放着的生态之美。
调“优”生态布局、调“轻”产业结构、调“绿”发展底色,芜湖正在一条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上行稳致远。
4、“含新量”芜湖:风劲潮涌奋楫先
放眼江海,“一核两翼”缔造百万标箱大港;聚焦陆地,新兴园区带动外贸逆势上扬;仰望长天,航空产业激荡更高水平开放……
当城市发展走过后发优势带来的高速增长后,迫切要解决的就是“大而不强”的问题。这需要从过去依靠简单扩大规模和增加要素投入的增长,转向依靠新发展理念驱动的增长。
一向敢想敢闯的芜湖,在“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中鼓翅奋翼、开拓进取,以新格局、新技术、新产业加码经济“含新量”,持续激发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写下了皖江开发开放的恢弘篇章!
初夏时节,芜湖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
“10天的航程缩短到3天内,船舶在申作业时间也不超过1天。”申芜港联国际物流有限公司市场部经理余林说,如今,芜湖港到上海港不仅缩短航程,还提供优先靠泊、优先作业,为“皖货出海”压缩了一半时间。
2018年,芜湖按照“一核两翼”战略目标,以芜湖港-上海洋山港点对点直航一核为主轴,通过合肥港-芜湖港港航巴士,安庆、铜陵等皖江支线两翼,打通了江北、皖北地区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物流运输主通道。这条快捷高效的国际化货运通道,让一张又一张“安徽名片”从这里迈出国门,走向世界。
与此同时,伴随口岸单证无纸化平台和长江空箱调拨中心启用、“智慧港口”加快建设,芜湖港通关效率飞升。2019年,芜湖港全年集装箱量突破1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1.28亿吨,成为长江下游集装箱转运中心,带动安徽口岸地位不断提高。
“在不稳定不确定的全球经济浪潮中,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芜湖立足自然禀赋,以打造江海联运新枢纽不断夯实现代化经济体系,提升经济外向度,长江巨埠已然再展雄风!”市港航管理中心主任詹应线倍感振奋。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截至2019年,滨江而兴的芜湖已与全球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经贸往来关系。“坐拥长江水,通向太平洋”的宏大格局,已展现出清晰脉络——
如今,每3辆出口海外的中国乘用车里,就有1辆来自奇瑞。海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投资超100亿元,实现产品出口、技术输出、资本输出的全面国际化。美的、江森日立、格力均在芜湖设立以出口为主的生产基地。
去年以来,新兴产业中涌现的中车庞巴迪、埃夫特等企业,也吹响了进军国际市场的号角。从轮船到汽车、农机、轨道列车再到通用飞机,芜湖实现大交通产业出口全覆盖。
在高新区服务外包产业园,实现年销售额0到1亿元突破,员工不过百余人的艾尔达科技只用了5年时间。今年一季度,该公司产线饱和,销售额逆势增长300%。
“高能纳米膜面状电热技术,可以广泛应用于风、水、蒸汽等领域。”企业负责人胡如国博士向记者展示了企业的网红产品“便携式即热饮水机”——接通电源3秒就能加热出开水。令人称奇的是,作为产品关键材料的纳米膜层厚度仅有12微米(约为人体头发直径的二十分之一),1立方厘米就能产生300瓦功率。
实际上,在不足400万人口的芜湖,每3天就能诞生一家高新技术企业。仅6年时间,芜湖高新技术产业占比就从2014年的29.7%上升到2019年的58.1%。
高新技术产品、业态层出不穷,园区示范带动起到关键作用。面对汽车市场由增量转存量的不利背景,同样位于服务外包产业园的奇瑞商用车过去两年复合增长率80%以上,跻身制造业百亿企业。“得益于园区服务,可以最大程度用好政策、聚力突破、心无旁骛谋发展。”公司战略发展部总监徐超说。
而在芜湖综合保税区,2018年更是实现了以2.17平方公里土地,取得进出口总值64.6亿元的骄人成绩。
2019年以来,综保区经受住了中美贸易摩擦和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展现出强大韧性和巨大潜能。通过推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用好选择性征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等政策红利,综保区今年前四个月进出口总额由去年同比下降21.6%迅速收窄至1%以内,预计上半年就能扭转为正增长。
大江东去,淘尽风流。
统计数据显示:依托多个国家级平台政策叠加优势,2013年至2019年,芜湖实际利用外资170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仅次于合肥;实际对外投资23.15亿美元,总量居全省第一。2019年,芜湖实现进出口总额72.04亿美元,稳居全省第二。2020年一季度,芜湖进出口总额逆势增长12.9%。
用扩大开放打开发展空间、推动深化改革,被持续写入芜湖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2018年年底,我们的飞机交付量就已位居全国第一。”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张建江说,2013年,公司决定落户芜湖航空产业园时,这里还是一片空地。现在则形成了40余家关联企业的产业集聚。朝着协同创新的共同目标,G60通航产业联盟在这里成立,研发、制造、维修、运营“四位一体”的通航产业生态链在这里加速形成。
航空产业在经济新板块崛起的同时,也为芜湖转型发展、高起点融入长三角一体化打开广阔空间。
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宣布,芜宣机场列入长三角世界级机场群重点工程建设。“其时已至、其势已成、其兴可待。”芜湖宣州机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跃进表示,朝着年内建成试飞的目标,芜宣机场将很快发挥重要的基础设施、产业载体等作用,携手长三角城市共同打造通用航空产业综合示范区。
站在融入区域一体化新的历史方位,芜湖更力求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通过制度创新推动高水平开放。
2019年以来,芜湖持续深化“放管服”,开展“减证便民”专项行动,完成“证照分离”改革,实行公安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实施企业登记“容缺受理”。建成全省首家市级企业服务中心,着力解决生产经营中的“非标准化”问题。推行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项目开工前审批时间压缩至40天。开展中小企业信用贷改革试点,1700多家中小企业注册建档、累计发放信用贷款33亿元……
风帆鼓劲再起航,大海扬波作和声。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规划中,芜湖被赋予打造有国际影响力产业创新中心的明确定位。”市发改、科技、商务等部门相关人士指出,围绕这一目标,芜湖正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笃定前行。通过强化“双核”之一的要素凝聚力,拉长长板、补齐短板,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紧密结合,秉承芜湖城市的“外向性格”,构建更加开放的经济新体制。
这颗在融入长三角中奋力争先进位、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整体跃升的皖江明珠,显然值得380多万芜湖人民投入更多更大期待!
5、“含均量”芜湖:民生画卷最动人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这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党同志的谆谆告诫,也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一直以来,芜湖坚持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定不移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这让身处逆境的人,有了更多依靠;让勤劳实干的人,拥有更多获得感。
教育、医疗、养老,就业、安居、扶贫……民生福祉看得见、摸得着,更能感受得到,让每一个普通人生动鲜活的个体梦想有了实现的可能。
当一幅幅民生画卷徐徐展开,卷中的每张面孔,都会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芜湖坚持民生至上,用一笔笔真金白银、一项项民生工程、一件件为民实事,让发展更有“温度”,让幸福更有“质感”。
来自市财政局的数据显示:2019年,芜湖用于民生方面支出431.3亿元,占全市财政支出的85.8%。
为了让群众过上好日子,芜湖在做大财政“蛋糕”的同时,不断调整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把每一笔钱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民生工程,是芜湖不断做大民生“蛋糕”的最直观证明。从近几年财政投入看,2016年,芜湖投入99.6亿元实施民生工程,2017年108.5亿元,2018年110.3亿元,2019年增加到了130.18亿元,画出一道贯穿始终的上行线。
民生工程带来了什么?群众一句句饱含深情的话语,是最动听的解读。
“过去田间地头都是垃圾,路也不行。现在风景太美了,随手一拍都是大片!”鸠江区汀孟社区居民付开清自豪于汀孟从破旧村庄到省级美丽乡村的巨变。
今天的汀孟,河流纵横,塘渠交错,波光粼粼,大片的水面周围,是金灿灿的油菜花和绿油油的麦浪,其间点缀着房屋、小径——作为2019年的省级美丽乡村,这里的田园风光令人心醉。
“路太窄了,我骑个小三轮,碰到对面来车都过不去,要退很远避让。”弋江区白马街道瓦屋自然村村民方世全是村里的“小扫员”,过去最烦恼的就是出行问题。
2020年,瓦屋路扩面延伸建设工程被纳入民生工程,预计6月中旬完工。届时,原先3米宽的道路将拓宽至4.5米,道路两侧种植红叶石楠球、小灌木等,安装太阳能路灯,村民“出行难”彻底成为历史。
“像做梦一样!真没想到我这么大年纪了还能住上新房子。”芜湖县湾沚镇百花村的苏师傅是一名分散供养五保户,常年寄居在一间旧公房里,房子使用年限已久,早已破烂不堪。
2019年,相关部门将苏师傅列入危房改造对象,中秋节前夕,苏师傅住进了窗明几净、水电设施齐全的新房子,圆上了多年来的安居梦。
紧扣民生“脉搏”,情系民生冷暖,一件件民生实事的推进,提升了芜湖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大手笔的财政投入,民生工程的有力助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的“七有”目标在芜湖已初步实现。
过去,民生停留在有饭吃、有学上、有房子住的基本需求层面。而今,民生更多意味着稳步攀升的收入,高水平的医疗服务,完善的养老体系,起跑线上的教育公平,优美和谐的生活环境……
几年间,芜湖聚焦教育、医疗、就业、养老等民生热点难点,以民生“升级版”助推群众幸福“升级”。
初夏,记者走进芜湖经济开发区的龙山小学,校园里数百棵各色果树枝叶繁茂,两条古色古香的长廊穿插于果林间,为校园增添了浓郁的文化气息。这所园林学校同时也是一座现代化校园:设置有科学探究室、软件制作室、录播室等各类功能室,能够满足学校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的需求。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龙山小学是芜湖推动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道缩影。几年来,我市布点新建一批这样的优质学校,目前市区还有18所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正在建设当中;加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仅2019年秋季学期就有22所新建公办园投入使用。截至去年底,全市已成立优质学校(含幼儿园)教育集团43个,优质学校办分校109个,为芜湖打造教育名城增添了重要筹码。
“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聚焦重点民生事项,芜湖全力以赴。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芜湖牢牢抓住“稳就业”这块保民生的“压舱石”,出台强化创新驱动进一步做好就业创业工作若干政策规定,并先后制定高校人才工作站建设、人才安居保障等一揽子配套实施细则,去年全市城镇新增就业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2.6%。
养老,是老龄化社会面临的难点问题。在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的同时,我市积极探索智慧养老新途径。作为全市智慧养老试点,鸠江区四湾社区智慧养老服务中心设置有电子阅览室、智能康复区、智能养老产品体验区、智慧食堂功能室,借助云数据和物联网技术,为老人提供专业、高效、乐活、有温度的智慧养老服务。
小厕所连着大民生。在城东新区伟星芜湖院子和柏庄官邸两个小区之间,一座徽派建筑风格的第三代公厕让人眼前一亮:白墙黛瓦,飞檐翘角,入口处两盆小叶女贞造型别致,设置有第三卫生间、母婴室、阅览室、环卫工人休息室等。
自2017年“厕所革命”开展以来,芜湖新建一批第三代公厕和一类公厕。从难找、难看、难闻、难用,到环境整洁优美、便民设施齐全,公厕品质的提升让群众无不拍手称赞。
医疗方面,高品质推进健康芜湖建设,推行智慧医院、自助平台、就医一卡通、就诊智能化等便民措施。今年以来,经济技术开发区芜湖和天医院项目启动建设,安徽理工大学与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第二人民医院正式成为华东师范大学直属附属医院,为城市整体医疗水平提升、加快建设长三角区域医疗卫生中心增添了新动力。
政务服务方面,进一步深化“一网一门一次”改革,持续优化办事流程,确保申请材料精简到位、承诺时限压缩到位。截至去年底,政务服务网芜湖分厅事项平均承诺时限和平均申报材料压缩到2.62天和2.78个。全市73个镇(街道)、923个村(社区)均成立为民服务大厅和为民服务代办站,实现了政务服务体系的全覆盖;市级政务服务事项100%进驻政务服务大厅,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不管走得多远,我们都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近年来,芜湖“牢牢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战略、新的举措”,加快推进民生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尽最大努力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面的群众需求,书写了民生幸福的新篇章。
“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居民收入水平整体提升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仍有少数群众徘徊在贫困线上,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现全面小康的关键一环。芜湖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第一政治任务和最大民生工程,以“绣花”功夫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截至目前,全市已实现13.24万贫困人口脱贫,71个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发生率降至0.07%。
“通过产业帮扶、就业帮扶、教育帮扶、健康脱贫、社保兜底等,驻村工作队及村两委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帮扶,扶持贫困人口增加收入、减少支出。”在南陵县籍山镇长乐村,驻村工作队相关负责人自豪地表示。
近几年长乐村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保持了5%左右的年增长,2018年人均纯收入13437元,2019年人均纯收入14432元,“目前41户均可稳定实现吃穿不愁,住房安全有保障、孩子上学有保障、基本医疗有保障。”
产业扶贫为贫困户脱贫增收提供了“源动力”。“每天工作8个小时,能拿到90块钱工资。”在长乐村食用菌二期大棚,贫困户鲁小爱戴着手套,把一根根菌棒从传输带上取下再码放整齐。
鲁小爱的爱人因患病丧失劳动能力,两个孩子都在上学。鲁小爱说,自己家已于两年前脱贫,如今丈夫的身体逐渐好转,相信日子会越过越好。据了解,在长乐菌菇种植专业合作社,长期稳定就业人数约40人左右,其中7人是鲁小爱这样的贫困户。
扶贫先扶志,活水自然来。
在无为市无城镇黄汰村,村民胡志林从贫困户变成了带领乡亲们脱贫的致富“带头人”。胡志林肢体二级残疾,妻子智力残疾,两个孩子在上小学,家庭经济极为贫困。在村扶贫队长陈太华的介绍下,胡志林到当地一家养殖企业务工,不仅实现了务工当年即脱贫,还凭借积累的养殖经验,申请成立黄汰志林农场,与黄汰村及周边村庄的贫困户签订了托管养殖协议。
胡志林说,党和政府的帮扶政策,给了他信心和勇气,“脱贫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要通过自己的双手带动其他贫困户一起,不仅脱贫,还要致富。”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黄汰村发生了从贫困村到乡村振兴发展示范村、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的巨变。今年以来,泰迪农场项目、惠万家花卉馆等4个高品质现代农业项目接连落户黄汰村,将为村民就近就业、增收致富提供新引擎。而这,正是芜湖71个贫困村的缩影。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在高质量发展的伟大征程中,芜湖将不负使命、勇于担当、强化责任、奋发有为,时刻牢记以人民为中心的铿锵誓言,在波澜壮阔的民生画卷中,书写新的荣光。
芜湖,这座有着2500多年灿烂历史的滨江城市,也一定会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浓墨重彩的绚丽篇章。
来源:今日芜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