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并不大,却总可以包罗万象,新锐小店不在少数,每一次不经意间的邂逅,都能将心底无数低光时刻温柔包围,就像咖啡馆一样。
对于并不算小资的芜湖而言,社区咖啡馆其实是一个偏小众的存在。
图源:网络(杭州街头报刊亭咖啡馆)
不同于售卖“第三空间”的星巴克与Costa,或许开在街角,或许露天营业,社区咖啡小馆向来更多一层人情味儿。
近来江城的咖啡馆盛行,接二连三开了几家,在嘈杂的闹市区里,面积狭小,是一座座情怀岛屿。
华兴街上一抹深绿,推门便因浓烈色彩的风格而沦陷。
店名从两位店主的名字之中各取一字,意在“珍惜”,至于knock knock,热爱烘焙的姐妹则有更加温暖的解释,“甜品烘焙时的香气就像敲门一样。”
屋内色调偏暖,适合雨天与心情低落的时候,临窗而坐,每一份甜品与咖啡都是好心情与好天气的转换器。
浅浅唇齿之间的甜意是马卡龙给的,湿润蓬松还有茶香饶舌的口感是草莓慕斯给的,樱桃酱与奶油的顺滑香甜是黑森林给的... ...在见到甜品的那一刻,所有减肥计划便全部落空了。
荔枝冷萃像是杯特调鸡尾酒,果甜中和了咖啡的苦意,越喝芳香越是浓郁。
但如果不知道今天想喝什么,“随便茶”可能有点意思。随手拿一个未知的茶包冲泡,随意的期待一下,也许也会有份“随意的惊喜”。
一起knock knock吧!
在繁忙的中和路,拐个弯进小巷,不太起眼的猫软仿若一只温顺的猫咪,安静坐落。
店主亦是两位女生,即便分别来自成都与芜湖,地域的遥远也没能让梦想产生多少差距,两人在开一间咖啡小馆的想法上一拍即合,喜欢猫咪,喜欢柔软,于是“猫软”顺理成章。
不知是不是成都的散漫性子太有影响力,还是店内充满年代感的装饰物加分,一走进去,就完完全全陷入其中了。
小桌上的烧酒瓶里插着干花,墨绿色与白色相交的墙上贴着上个世纪风格的海报,好听的乐队歌曲在空气里沉沉浮浮,入眼尽是岁月静好。
和开一家属于自己的咖啡店一样,她们的咖啡机也是大部分咖啡师的梦想,嫩黄色的“辣妈”点缀在狭小的吧台里,视觉便多了一分惊艳。
成都女生做了一杯盖碗咖啡,用纤细可爱的声音告诉我,“在成都喜欢喝盖碗茶,所以我想能不能用盖碗也做杯咖啡。”
盖碗上是黛青色山的轮廓,杯中的奶与咖啡缱绻相依,中国风的修饰和这杯咖啡莫名契合了起来。
入眼的布艺元素,视野之中一片静谧的柔和,舒服到让人不舍得离开。
一个“正统的芜湖小青年”拥有了关于咖啡的热爱,在外漂泊几年,潜心学习了咖啡的知识,最后决定回芜开店。
在江城咖啡市场暂不饱和的状态里,一线城市中随处可见的报亭式咖啡屋更是没有,于是芜湖小青年盘下街角口不及八平米的小空间,搭上遮阳棚,开始贩卖自由与热忱。
草率的水泥墙壁,一览无遗的工业风,也算是因为两盏小灯多了几分味道。几把银色高脚凳置于悬空的木板前,即为cure的吧台。
“理想的状态呢,是我在帮客人做咖啡,客人坐在窗前,可以和我闲聊,也可以偶尔发呆。”
条件的限制让咖啡屋少有访客,但也给店主带来了足够的空间。在相对自由的环境之下,没有催促与纷争,可以循着自己的味蕾,制作出一杯用心的咖啡。
闲的时候,店主大部分的时间会用来研制新口味,女生的味蕾更多会被酸酸甜甜所俘获,于是一杯养乐多冷萃,大概可以满足。
入口是明亮的果酸和养乐多的香味,均匀搅拌之后,甜意融合,层次渐浓。
在这里喝咖啡,也可以不用那么讲究。“人的口味有千种,我不会告诉你冰美式就该这样那样去喝,按你自己的习惯,甜一点苦一点都没错。”
那就按照自己的口味来,用浓醇的微苦治愈偶尔失落的心情吧。
被奶茶灌溉长大的胃,偶尔想要尝试咖啡,却总被星巴克Costa动辄三四十的价格所劝退,所以街头咖啡屋存在的意义,不止是新锐小店企图向上发展,更多的,是一群热爱咖啡文化的年轻人,想要以自己的力量,将这种文化渗入到自己喜欢的城市之中。
第一家在苏宁汉堡王对面,第二家在中和路三只松鼠店边上的巷子里,第三家在二街上花津桥的那个路口,和小编一起在醇醇咖啡香气里沉醉吧。
来源:公众号该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