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不到全市1‰的面积贡献了全市61.1%的进出口额、企业开办审批时间最快仅需10分钟、基本实现拿地即开工……9月29日,中国(安徽)自贸试验区芜湖片区建设两周年新闻发布会召开,自挂牌以来,发布了一批创新的成果。今后,芜湖片区将持续对标长三角先发地区自贸试验区,积极引导保税加工、保税物流、跨境电商类企业集聚发展,拓展突破保税维修、保税研发、融资租赁等新模式新业态,将芜湖片区打造成“双招双引”、创新创造的示范引领,闯出芜湖模式,趟出芜湖路子,干出芜湖精彩。 聚焦制度创新 激发开放型经济活力 芜湖片区管委会主任何红旗表示,芜湖片区在全省率先出台《制度创新工作推进办法(试行)》,聚焦投资、贸易、金融、科技等方面的堵点,进行全产业链制度创新。累计探索86项制度创新成果,24项入选全省制度成果和创新案例。 探索“分段施工许可+承诺制+容缺受理”工程建设项目审批,申请材料从32项精简为9项,1个工作日内可完成预审手续,基本实现拿地即开工。试点“洋山港—芜湖港联动接卸”等模式,省内首创将内河港作为上海洋山港的货物接卸港,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每个集装箱可节省约2000元。先后落地境外机构境内外汇账户(NRA)结汇、低门槛跨国公司跨境资金集中运营资质审批、外商投资企业外债模式变更业务等创新模式。2022年9月,落地安徽省首只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基金,其中新加坡合伙人出资3000万美元。探索长三角创新飞地与研发创新平台协同政策。芜湖与上海市松江区,搭建省内首个购地自建的“创新飞地”,实践“研发在上海、产业化在芜湖”产业协同模式。 推进“双招双引” 贡献全市6成进出口额 一直以来,我市将自贸试验区作为“双招双引”、创新创造的主战场,片区各区块围绕各自优势产业,强力推进“双招双引”,打造产业高地。经过2年发展,自贸区主导产业提质增效,提升了全球竞争力。根据统计,今年1-8月芜湖片区完成进出口总额54.1亿美元,同比增长36.2%。芜湖片区以不到全市1‰的面积,贡献了全市61.1%的进出口额。 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是芜湖片区主导产业项目,安徽省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研究院在芜挂牌,总投资130亿元的奇瑞智能网联“未来一工厂”项目已部分投产。此外,总投资32亿元的长信科技高端显示器件及模组项目已部分投产,总投资50亿元的美的智能厨热产业园项目建成投产,芜湖市“5G+工业互联网实验室”在芜湖哈特机器人产业技术研究院揭牌,总投资20亿元的华夏云天航空发动机维修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均有序推进中。 外资外贸新业务取得新突破。芜湖片区首单“0130易货贸易”进口货物由莫斯科到达北京完成通关,供货、物流、报关、境外采购等操作均由芜湖企业完成,标志着新型易货贸易试点完成。 大江晚报记者 汤荣汛
|
|
人民陪审员,网络媒体人,爱心公益人,摄影家协会会员,新闻撰稿人,网评员,资深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