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古城县衙复建修缮中,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
芜湖古城是芜湖历史印记和地域文化的载体,是城市生活人群的“集体记忆”。在游玩的时候,很多市民可能不知道,目前,古城内的县衙、城隍庙、文庙三处历史建筑群正作为市重点工程在如火如荼复建和修缮中,总投资约1.2亿元。
衙署,中国古代官吏办理公务的处所,《周礼》称"官府",汉代称"官寺",唐代以后称"衙署"、"公署"、"衙门"等。北宋时芜湖筑有土城,城内设衙署。元末毁于兵燹,仅存石砌台基。明初再建衙署,后经多次增修,至万历年间衙署具较大规模。清芜湖县衙袭明制,附设军器库、仓库和监狱。民国时期,芜湖县知事仍在县衙内办公。抗战时期,县衙曾被日军占领,后迁回。
历史更迭,“芜湖古城”因战火又屡遭焚毁,多次原址重建,而古城衙署内的建筑也早已不复存在,仅有衙署前门(谯楼)留存。
芜湖“衙署前门”始建于北宋、沿用至清代,是安徽省仅存的两处高台建筑之一,是研究芜湖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情况的实物史料。自宋至清,数百年间屡毁屡建,现有木构建筑为同治年间重修。“衙署前门”以石砌高台为基础,台中留有四米高的门空,用方楞木做门头过桥,保留了秦汉以来高台建筑之遗趣,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
从前门走入衙署,便可以看到施工人员正抓紧对县衙建筑群进行修缮和复建,一座座颇具古韵、错落有致的主体建筑已现雏形。其中,继美堂、銮驾库、心闲堂、幕厅等单体建筑基本完工。
整个施工过程中都非常注重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存传统的建筑形制、传统的建筑结构、传统的建筑材料和传统的建筑工艺,完整体现芜湖地域传统公共建筑的技术特征。目前现场施工人员以大木工、瓦工为主,很多材料都是在黄山、常熟等外地订制后,再到现场精细拼装。再过几个月,专注内部装修的小木工“工匠”将进场,届时将更加精细考究。整体工程计划于今年年底完工,到时芜湖古城县衙将迎来“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