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民生网

 

主题:57536 | 回复:1495422

免费获取 4 份设计方案

四家正规装修公司,专业设计师为您免费服务

一天卖出近2000只!芜湖这家“网红”手工青团铺,你去打卡了吗?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23882 | 回复: 79

大表姐
发表于: 2023-4-1 10: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倒序浏览

手工捏成满笼绿 一天卖出青团近2000只

开篇的话

小店、小摊是城市商业的“毛细血管”,也是连接千行百业、服务千家万户的“神经末梢”。小店虽小,却能从中窥见一座城市的温度和活力。一头连着就业,一头连着消费,小店经济点燃的不仅是城市烟火气,更点亮了奋斗心。

这个春天,万物复苏。在芜湖的大街小巷里,各式各样的小店星罗棋布,无论是热气蒸腾的美食小店、别有新意的创业小店,还是夜市摊点排起的长队,都透着经济复苏的勃勃生机。浓浓的城市烟火、旺盛的消费需求,正拉动这座城市的经济“加速奔跑”。

关注一城烟火,品味百样人生。即日起,本报推出“芜城烟火 百姓生活”之“小店里藏着春天”系列报道,带大家去探访我们身边鲜活的烟火小店,聆听这个春天的故事。

如果你的身边也有宝藏小店,欢迎拨打新闻热线3838110与我们联系。


边包边卖 手工制作


顾客在购买青团

江南的春天是深深浅浅的绿,铺在枝头、缀在林间,一采一做间又成了青团上的斑斑斓斓。清明节前,正是江城的手工青团铺最忙的时候,小店们有着自己的生意经,边包边卖口手不停就是一天。正如汪小忠所言,“愿这日子也像青团一样,看着清清爽爽,吃起来味道正好。”

3月27日早晨6点出头,良麦家手工坊的第一笼青团就出炉了,个个都是汪小忠赶早包出来的。二街新宇花苑西门东头的巷子,也被这一片春味“唤醒”了,下面条的、蒸汤包的、卖菜的……各种声音和气味让城市一隅活力满满,如春之复苏。

54岁的汪小忠是芜湖市南陵县弋江镇人,一家三口在市里开了间糯米和豆腐制品的手工坊,算来也有七八年时间了。三十平米的店铺看着挺深,案台上干净清爽,依次摆开面盆和各色馅料,肉松金黄、豆沙粉黑,翠中带白的是马兰头炒香干。门口支起一张长桌,满放着四五个大蒸笼,里面都是清香饱满的青团。

青团美食,古已有之,汪小忠用的也是传统制法。田野间挖来的艾草和蒿子洗净、烫好,再碾碎,连带着丝丝缕缕、浓淡不一的纤维倒进纯糯米粉中,搅匀和面。一盆面7、8斤,要揉上20分钟到半小时,“越揉筋道越足,吃起来韧性好。”

揉好的面团微黄“点翠”,汪小忠从中掐出一团,凹成个碗状,一勺馅料填入,边滚搓边用两指轻捏收口。多年的手艺沉淀下来,一分钟能包好几只。“馅和皮的比例要差不多,这样一口吃下去什么都有才舒服。”末了,青团顶上放一味小料,花生、芝麻、咸菜等,一看便知“内里乾坤”。

包好的青团放入蒸笼中,一笼里外三圈能摆上40多只,两三笼摞在一块蒸,15分钟出笼。稍微放凉后,保鲜膜裹好就能出售了。汪小忠一边搬蒸笼,一边指点记者:“你看这手工做的,艾草有老有嫩,每笼颜色都不一样,青团大小也各异。”

店里的青团口味丰富,有甜有咸,售价每只3元、5元不等。汪小忠的女儿汪丹丹站在门口招呼客人,“甜口的更好卖,蛋黄肉松的、芋泥的,买的人多。而且冷热都能吃,热吃软糯,冷吃有嚼劲。”

采访中,汪小忠面带笑意:“今年生意不错,青团农历二月二就开始卖了,比去年还提前了10天,能一直卖到5月份”,清明前一周是生意最忙的时候,“店里其他产品都停了,这几天专做青团。”夫妻二人每天清晨5点多到店,一直忙到晚上9点,一人调馅一人包,一天出产的青团少则1500只,多则2000只,基本当天就能卖完。

聊着聊着,时间到了上午10点。店门口已经一字排了十多位顾客,“咸菜豆干的给我拿10个”“装2个蒿子粑粑,我过会来取”“哪种好吃?老板你推荐推荐”……人们的话语声中,汪丹丹麻利地打包递袋,时不时与老客人唠几句家常。

姑娘告诉记者,今年还有很多从微信上订货的客人,“有的一买就是100多只,分给家人朋友”,还有的人在外地惦记这一口,“广东的、东北的让寄过去,要加好多冰块。”汪丹丹还说,前两天周末时客人最多,都排队到了路上,甚至有南京、杭州、合肥过来旅游,特地找来美食打卡的。

春回大地,生意一天天回暖,小铺们踏踏实实地经营,对未来满怀憧憬。今年,良麦家开通了“小红书”,上了好几种新款,如青团冰豆花、芋泥紫薯豆花等,传统老店又添“网红”光环。汪小忠想着,“忙完了清明这茬,后面要把东西再做细一些。天暖了卖冰汤圆、冰豆浆,卖开花馒头,卖年糕,日子肯定是越过越好的,也希望芜湖像我们这样的小店越来越多,把手艺都传承下去。”

老店新气象

最早知道“良麦家”,是在社交软件上,青溜溜的团子很是显眼,晒图打卡的人也多。采访之前,记者特地找了过去,菜场旁的巷子里,地地道道的烟火人间,不能堂食,也没有“高级”的装修,但就是这份“接地气”,让人舒服。

采访的时候,一家三口都很亲和。汪小忠边忙活边介绍,他的爱人陈阿姨教记者认野菜,还拿出热乎乎的蒿子粑粑塞给记者。女儿汪丹丹年轻干练,对未来很有设想,看到外地有网红单品,也想推陈出新,传统“混搭”网红,效果不错。

小小一家店,能看出消费的回暖,也看到了百姓的奋斗生活。

来源:大江看看

跳转到指定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汤初夏
发表于: 2023-4-1 10:55 | 只看该作者

打卡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初夏宝贝
发表于: 2023-4-1 10:55 | 只看该作者

打卡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天蝎绍尔2
发表于: 2023-4-1 10:56 | 只看该作者

打卡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风之呢喃
发表于: 2023-4-1 10:56 | 只看该作者

打卡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4-1 10:56 | 只看该作者

打卡了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陈玲丽
发表于: 2023-4-1 12:20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ggge
发表于: 2023-4-1 14:35 | 只看该作者

小吃是中国老百姓的劳动和智慧的结晶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陶美琴
发表于: 2023-4-1 15:07 | 只看该作者

不错不错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老岳
发表于: 2023-4-1 15:16 | 只看该作者

看着不错哦来自: Android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