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来源:芜湖新闻网
本报讯(记者 陈旻)近年来,我市始终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美丽芜湖建设的“绿色标尺”,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保障区域生态功能和改善区域环境质量为目标,实施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管控的环境管理制度。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其重要的基础就是“三线一单”:即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以及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用“三线”管住空间,用“一单”规范发展,用“一张图”展示分区管控单元。
经过多年的实践,我市已建立并逐步完善覆盖全域的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通过强化深度融合、严把环境准入,在提升全市生态环境治理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支撑各级党委政府在发展中落实生态环境保护主体责任方面,发挥了很好的效果。
如在与园区管理深度融合上,可通过识别环境敏感区、识别环境制约因素、识别环境污染要素,引导产业空间布局调整,推动园区绿色低碳转型。在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上,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引导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绿色产业发展的指挥棒,不断强化首位产业绿色发展意识。与环境监管深度融合上,可以紧盯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问题,多部门形成自然保护地、生态保护红线“季月周”联合巡查制度,利用走航、用电量监控、在线监测等信息化手段,实施差异化执法、非现场执法,不断压实企业严格履行污染防治的主体责任。
通过生态环境保护源头预防关口前移,全市各级、各部门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落实在“双招双引”、规划编制和项目建设中,通过限制不合规的项目准入等硬手段,将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作为综合决策的前提条件,在有效减少决策风险的同时,也提高了依法行政和服务效率,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间,守住了全市生态优先的底线,划出了绿色发展的边界。
|
|
人民陪审员,网络媒体人,爱心公益人,摄影家协会会员,新闻撰稿人,网评员,资深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