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民生网

 

主题:58422 | 回复:1498065

免费获取 4 份设计方案

四家正规装修公司,专业设计师为您免费服务

芜湖:乘“新”起飞向“三城” [复制链接] qrcode

查看: 345 | 回复: 0

香浓
发表于: 2025-4-7 13:12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 刘菁 马姝瑞 何曦悦

跃居国家创新型城市全国地级市第22位、三年前进10位,是长三角进位最快的城市;位列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第34位、三年前进10位;经济总量破500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比超40%,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突破800亿元。

这是芜湖的2024年。这座居于长江与青弋江交汇之处的安徽省域副中心城市,几年前因“Wuhoo,起飞!”被寄予“芜湖起飞”的厚望。

在长江滋养下,芜湖既有“硬核理工男”的创新创造力,又具有奔腾向未来的活力,还有开放轻快的文化调性,带着这些气质,芜湖乘“新”又起飞,向着创新之城、智算之城、智造之城的目标稳步前行。

创新之城:让“车”飞起来

要说芜湖,就离不开车、离不开奇瑞。1999年,第一辆奇瑞轿车在芜湖下线。2024年,这家车企销售汽车超过260万辆,同比增长38.4%;出口汽车超过114.5万辆,同比增长21.4%,连续22年位居中国品牌乘用车出口第一,跻身世界500强。

“今天,我们要在这里打下奇瑞公司的第二根桩——AI智能化。”3月18日,奇瑞汽车智能化战略发布会上,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尹同跃表示,奇瑞将从汽车制造转向打造智能化、现代化产业集群。

创业于“小草房”,奇瑞从拆解研究国外汽车发动机起步,在依靠外力还是自主创新之间,选择了艰难的自主创新之路。这也成为奇瑞不断发展壮大的成功密码。

面对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新赛道,奇瑞建立“瑶光实验室”与“开阳实验室”,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与全球一流团队在芜湖形成创新共同体,构建一张飞行汽车、无人机等“未来交通”与智能汽车协同共进的智能出行生态网。

以奇瑞为“链主”,芜湖集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2000多家,“孵化”3家上市公司。2024年,芜湖汽车产业全产业链实现营收5840.3亿元,同比增长31.4%;汽车产量占全省的46.2%,汽车出口量占全省近80%。

如果说汽车制造是“芜湖起飞”的地面强引擎,那么低空经济则是“芜湖起飞”的“空中”加速度。

位于芜湖市湾沚区的航空小镇,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制造有限公司总装线上,工人们正在调试一架双发轻型通用飞机。“通航飞机生产需要10万多个零部件,要经过几百道工序,幸好芜湖本地有十分完整的产业链。”公司副总经理张梁说。

早在2013年,芜湖以芜宣机场建设为契机,在湾沚区一片荒芜丘岗上前瞻规划航空“赛道”,布局低空经济产业。如今的航空小镇,已集聚航空新材料、无人机、发动机、螺旋桨、通用航电、航空部附件等产业链企业近200家,基本能实现不出园区可生产一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航飞机。

中电科芜湖钻石飞机DA42机型多年在国内同类型通用飞机中出货量稳居第一;安徽劲旋风螺旋桨年产量达10万支,畅销全球74个国家和地区……当国产通航飞机从芜湖航空小镇起飞,俯瞰的不仅是壮阔长江,更是一个万亿级产业的未来。

造得出、飞得起、应用广。目前,芜湖集聚低空经济产业链规上企业171家;实体化运营芜湖低空智联中心、多域无人系统技术中心;更有10亿元安徽省低空经济产业基金为低空经济“加油”。政策支持下,2024年,芜湖低空经济产业实现营收463.8亿元,同比增长15.95%。

飞驰向前的,不只是汽车;飞驰向上的,不只是飞机,更是芜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之下快速发展的硬核制造业。

建设湾谷科技园、梦溪科创走廊、凤鸣研创中心、“中国视谷”……近年来,芜湖制造业不断进阶。今年3月21日,《“芜湖鸠兹科创湾”建设实施方案》新鲜出炉,完善创新生态、培育未来产业,广泛招募“鸠兹科创湾”合伙人,对资源链接类合伙人根据服务绩效给予最高1000万元补助。

芜湖市工业和信息化局总工程师胡明介绍,从自主研发到开放协同,从龙头企业带动到产业链规模、质量、效益整体跃升,2024年芜湖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2%。

“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芜湖锚定打造新质生产力继续飞驰向前——加快推动奇瑞智造二工厂满产,三山经济开发区智能网联汽车垂直配套零部件产业园达产,北湾智能网联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基本建成;加快推进国际航空器“一站式”综合服务中心、新型跨代航空器维修项目建设;强化低空经济、通用智能、氢能等场景示范……

智算之城:让“数”跑起来

DeepSeek-R1大模型在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正式上线;华为云华东(芜湖)数据中心全面投运;中国联通长三角(芜湖)智算中心即将开服;抖音火山引擎长三角算力中心一期上半年建成投运……今年以来,芜湖“中华数岛”传来一个又一个好消息。

规划面积约4600亩,集聚华为、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中科曙光等一批领军企业的“中华数岛”,是“东数西算”芜湖数据中心集群(下称“芜湖集群”)起步区的核心区。根据规划,芜湖集群将承接长三角地区约三分之一的算力需求。

“今年以来,聚集在芜湖集群的头部企业紧锣密鼓、加紧布局,通过自建、租用、买断等多种形式,算力建设和交易明显升温。”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副局长方坚说,截至今年3月,芜湖集群已签约项目41个,总投资超3000亿元,设计机架规模64万架,已建成标准机架8万架,形成智算规模3万P。

算力是数字经济时代的核心生产力之一,也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基础。眼下,一个“看不见”的“超级算力港”“数据立交桥”正在芜湖加速构建,这是芜湖建设“智算之城”的数字底座。

芜湖集群上线之前,东部乃至更广地区的数据要“跑”到上海没有“高速通道”,只能走“普通公路”。如今,随着芜湖集群等新一代算力基础设施的搭建,长三角乃至华东地区与日俱增的“热数据”处理需求得到了更好保障。

长三角枢纽芜湖集群算力公共服务平台同时也是安徽省算力统筹调度平台,算力产品在“虚拟大市场”不断上线,算力交易、算力调度快速适配,让“数”跑起来。

作为全国首批算力调度平台项目之一,平台集通算、智算、超算、量算“四合一”,上线近一年以来,已接入数据中心28家,智能算力规模1.6万P,上线算力产品1000多款,算力交易额超2000万元。

芜湖市大数据建设投资运营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这一服务平台不仅保障算力调度的安全性,还通过“集采”打包、个性化定制等形式,满足广大中小企业阶段性、零售型的算力需求,让算力供给更加普惠灵活。这一运营实践去年被国家数据局选入《全国一体化算力网应用优秀案例集》。

到2027年,芜湖集群智算规模预计超过4.5万P,形成明显的算力比较优势,赋能长三角乃至全国数字经济发展,带动数据中心及关联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

方坚告诉记者,作为国家“东数西算”工程十大数据集群之一、长三角算力枢纽两大数据集群之一、中部六省唯一的数据集群,芜湖集群将推动算力与先进制造、新消费、大健康等更多产业结合,释放更大数字红利。

智造之城:让机器人“活”起来

今年3月,一则企业更名公告引起制造业和资本市场的广泛关注。扎根芜湖18年的埃夫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埃夫特智能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

从“装备”到“机器人”,一词之差,标志着这家国产机器人龙头企业从“设备供应商”向“智能生态构建者”转型,折射出芜湖从“制造之城”向“智造之城”进化的深层逻辑。

这一转向与芜湖产业基因深度契合。芜湖制造业涵盖41个工业大类中的37个,集聚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智能家电3个千亿产业,为机器人智造提供天然应用场。

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级机器人产业集聚区,截至去年底,芜湖汇聚了300多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形成完整产业链。2024年,芜湖机器人产业产值突破400亿元,综合实力跃居全国第七位。

面对愈发复杂的工业场景和不断增长的服务业需求,未来的机器人需要更柔性、更聪明。但机器人行业还没有出现类似于手机行业iOS、安卓或鸿蒙的技术底座。

埃夫特智能机器人公司副总裁郭磊磊介绍,埃夫特正着手规划人形机器人的市场化和产业化道路,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共建具身智能系统设计与控制联合实验室,让机器人具备复杂作业的知识表达、知识图谱和推理、知识积累和迁移等能力。

智慧的“头脑”、灵活的“四肢”,不仅能抓取、摆放、搬运,还会“双手”舞龙。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埃夫特首款人形机器人“yobot”亮相,网友戏称其踩着“风火轮”。网友称赞的不仅是其炫目的形态与功能,更是它搭载的埃夫特智能机器人通用技术底座。这个底座如同为机器人打造了一套“万能乐高积木”,通过开放底层能力,降低机器人应用开发的门槛和成本,大大缩短周期。

以技术底座赋能全行业,让机器人产业生态完成从“盆景”到“风景”的质变,不仅是机器人产业的愿景,也是芜湖布局智能机器人产业的战略考量——积极布局前沿赛道,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力度,拓展多元化应用场景,培育更具竞争力的“机器人+人工智能”产业集群。

政策推动下,效应正在显现。酷哇机器人完成黄山景区2000米海拔悬崖救援任务,开创山岳救援新模式;中科感知机器人落地1600亩无人化农田,实现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无人化作业……

2024年底,埃夫特的一项新计划获得批复:在芜湖新建一处机器人超级工厂暨全球总部项目,总投资近19亿元,预计未来年产能10万台。

在这座新的超级工厂,将采用智能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的模式。这一充满科幻感的画面,将向未来递出一张芜湖新“名片”。

转载自4月5日《瞭望》新闻周刊


跳转到指定楼层
人民陪审员,网络媒体人,爱心公益人,摄影家协会会员,新闻撰稿人,网评员,资深财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